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学子风采|追光男孩的沉浸式中医学习之路——记2021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德龙

发布时间:2022-08-31 | 作者: | 阅读次数:

学子风采|追光男孩的沉浸式中医学习之路——记2021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德龙

李德龙,男,199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医学院2017级中医学(五)(全科医学)专业01班学生。现任班级学习委员。荣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我校“十大优秀学生”等称号。获首届校长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岐黄学业奖学金,2021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现已取得推荐免试攻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学硕士研究生资格。

为了学习中医,他放弃了去北京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婉拒了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百人团大赛的邀约。他立志学医,初心不改;根植中医经典,忠于临床实践;漫读诗卷,保持坚韧品格。中医的魅力让李德龙沉浸其中,并作为毕生追求。

多次取舍只为学中医

李德龙成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的长期在外工作使他度过了留守的童年生活,但是从小到大他接受的大多都是正能量的东西。目光长远的奶奶鼓励他坚持学习、报效祖国,喜欢经典的堂哥经常带他一起学习《水浒传》《三国演义》。后来,堂哥读到中国石油研究院的博士,他一直是李德龙学习的榜样,引导着他在幼小的心里种下了立志出人头地的种子。

高中时代,作为理科生的李德龙爱上了中医,对中医的热爱让他克服文科生“背书”的困扰,报考了我校并顺利录取。军训时,听过老师对全科医学的宣讲后,他毅然提交了面试申请,成为中医学(五)(全科医学)专业一员,开启了中医求学之路。全科的特殊之处在于,一个是经典,一个是实训。在李德龙看来,这“有利于现代化的接触西医的背景下,更好地保留一下传统中医的思维”。

大三时,李德龙在中国诗词大会山东赛区获佳绩,通过飞花令崭露头角,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由于录制时间长达半个月,李德龙担心耽误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便婉拒了邀约。从此,他更加努力学习,换来49门必修课成绩90+、专业课平均分92.7、中医学类水平测试进入全国前0.25%的好成绩,顺利取得保研资格。

保研期间,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使李德龙通过了多个学校的面试,其中包括北京大学的生物遗传学团队,经过艰难的心理挣扎,他最终放弃了。“我还是喜欢中医,不想抛弃这几年积累下的传统中医知识。”在别人看来他错过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李德龙却坚定地说“我只想做个本本分分的中医人”。

在人生的每个关键路口,李德龙都坚定地作出了选择,这背后是足够的自信和执着的追求。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五年如一日的自律是他自信的底气。

以赛促学,经典加持

作为一名中医学生,李德龙拥有着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基本功,伤寒金匮条文、方歌口诀可以毫不费力地脱口而出。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学医最忌投机取巧,突击记忆忘得最快。”李德龙说。长清校区的图书馆是他这几年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他享受每天这种满载知识而归的充实感。

经典是中医的基础和核心,李德龙坚持将诵读《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贯穿于中医学习的整个过程,还曾获得学校首届“内经”知识大赛一等奖。“遇到瓶颈的时候再去看内经,又会有新的理解,中医知识无论是理论还是临床都要回归到内经才会有大幅提高,这是大的格局。”李德龙认为。而经典的理解内化仅靠背诵只能留于表面,还要注重实战。五年间他踊跃参加“名方中医杯”“黄帝内经知识大赛”等各类比赛活动以赛促学,展现了自己的博学风采,同时借机答疑解惑,奔走在求知路上。参赛也使李德龙对中医这一古老学科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自己的理解。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每逢学习之余或是略感疲惫时,李德龙便会手捧唐诗宋词,在历史文化的百花园中掠得中医文化的风采。诗篇里赞美歌颂的中草药材,朗朗上口,两相映照,与他在课堂学习的方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使他理解的层次愈加深远。诗集中变化丰富的古体文字,隐蕴万象,让他于医学经典的阅读中得心应手,收获颇丰。“读书不觉已春深”,对诗词经典、医学文化的痴迷喜爱,也排解了他学习生活的寂寞,培养了他稳重坚韧的做事性格,和谦虚谨慎、豁达明朗的心胸。

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在2021年学校首届校长奖学金的评选上,李德龙展示了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风采,并成功获得该项奖学金。结合学习、学生干部、志愿服务经历以及诗词、书法、国画、篆刻的全面开花,简短的ppt展示了一个“有灵魂”的大学生成长历程。如何成为学习工作生活的多面手,李德龙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无非就是牺牲自己的娱乐时间。”

在大二下学期期末,李德龙曾遇到过多任务同时进行的“特殊”情况。期末考试、内经知识大赛、暑期三下乡策划撰写和社团换届选举四重挑战时间紧、任务重,为此他思虑良久,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并制定了详尽的计划。时间是挤出来的,李德龙每天早起复习背诵《黄帝内经》,在白天专业课的学习后再抽出晚饭前的时间巩固内经条文,午饭和晚饭后则分别准备“三下乡”和社团相关事宜。回到宿舍后他还会回顾当日任务的完成情况,查缺补漏,再相应地制定次日的计划。人的潜力是被激发出来的,一颗要强的心和强大的执行力使李德龙在繁多的事务中没有乱了阵脚,而是与时间赛跑,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他还积极带领同学们学习中医知识,助力班级在首次全国医学院校中医学类学业水平测试中的通过率和平均成绩均位于专业第一名。步入大学后,相对充裕的课余时间让李德龙有更多机会来拓宽对书画的涉猎。在书画协会,和大家共同泼墨,传统书画的创作让他在平和的心境中加深了对生命的感悟。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然后另一个时间是什么?是现在。”李德龙说。他将大学五年的生活过得充实且丰富。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青年。

立志从医,投身医学事业

谈及理想,李德龙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中医医生。大四在临沂市中医医院见习,李德龙初次接触临床,面对辛苦的工作和医患纠纷,对于这一职业,他也曾有过消极的想法。而让他改变想法的也是这次见习。

一天晚上,李德龙与一位科室主任查房,遇到了一位年迈的奶奶,她的儿子患重病在多地医治无效后被主任医治。她攥着主任的双手,热泪从眼眶中滑落,诉说着感激之情。这一幕深深打动了李德龙,他明白了努力学习的意义,知晓了医学的伟大崇高,更感受到了身上的重担,“我能去减轻别人的医疗痛苦,给患者带来希望,我觉得很自豪。”从此李德龙决心致力于临床的学习研究,全身心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竭尽全力为病患除疾。

假期期间,李德龙多次利用所学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自己组队来到家乡莒县,在当地卫生部门的配合下对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等义诊项目。李德龙灵活运用“原始点拨筋”技术舒展老人们的筋节,缓解他们腰酸背痛的情况,巧妙施用压耳豆、针灸拔罐疗法,减轻他们高血压与头晕的一些症状。遇到一些咳嗽感冒的孩童,他会用小儿推拿悉心照料,效果立竿见影,同时为村民们推荐食疗,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修身养生,延年益寿。为活动顺利进行而奔走的李德龙,在结束后发现自己瘦了三斤。纵使劳累,但把所学应用于实践并收获老人脸上笑容的这段经历,让他愈加坚定自己的“白衣梦想”。《中国共青团杂志》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对于李德龙来说,中医像是一道光,照亮了前行的方向。一路走来,他作出了一名中医学子应尽的努力,肩负着作为一名临床中医大夫的使命,他将会在中医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远。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