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支部名称:2017级中西医临床医学06班团支部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大学生的寒假及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为丰富同学们的居家生活,2017级中西医临床医学06班团支部对“宅”在家里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场“宅”家活动。
一、“宅”家学习、不忘课堂:
为保证同学们在家学习也能按时完成老师们布置的任务,团支部书记带领学习委员积极总结每周学习任务,保证每一位同学不落下功课。
图为团支部书记整理每周的任务截图
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笔记、学习素材等。
图为征集同学们学习笔记的图片
图为征集同学们书桌的图片
二、“宅”家不懒、手艺到手:
在疫情防控中,号召同学们开展“宅家不懒、手艺到手”的主题活动。在线上征集学生们在家学习的新技能。包括厨艺、绘画、写作、手工制作等。在面对疫情刻苦学习的同时,也不忘修其身心,丰富生活。
作品展示:
图为征集同学们做饭的图片
图为同学们绘画作品
图为同学们摄影图片
图为同学们手工制作图片
三、“宅”家不忘关注实时疫情:
团支部积极组织同学们观看战疫视频,并鼓励大家将所观所感用文字记录下来。
图为同学们观看视频的照片
以下是同学们的文字记录
屈子三问
中医学院 17级中西医临床06班
2017123773 刘迪
夜阑更深寐正酣,忽而一影入梦间。
峨冠博带佩秋兰,长袖拭泪色戚然。
余观此景寻上前,方知先生讳屈原。
整冠又拂陆离剑,复行一礼缓出言。
灵均生自荆楚间,哀叹疫乱祸故园。
倏尔瘟行九州遍,民生遭此何其艰!
予闻此语温言劝,水来自有土能掩。
先生信疑皆为半,故而发问此三般:
屈子一问疫情险,何人能解此间难?
医界泰斗钟南山,运筹帷幄有决断。
十七载前纾国难,今又披挂上阵前。
万卷经纶腹中满,胸有成竹心志坚。
更有数万白袍将,誓令瘟魔不复返。
火雷双神临凡间,助得病退身自安。
屈子再问民生艰,疫区百事何以担?
一方有难八方援,自有勇士冲在先。
果腹之食送门前,为民保驾有专员。
连日奔波如李弦,不辞辛劳将身献。
舍己为民称仁贤,一片丹心映九天。
英魂仍存绕泰山,此生无愧天地间。
屈子三问决策难,谁主大局使民安?
王朝专制业已湮,当年美政却得显。
中央部署序井然,打响防控总体战。
举国上下棋一盘,与瘟对弈必凯旋。
屈子闻此始开颜,炎黄子孙定胜天!
致光
中医学院 17级中西医六班
2017123772 梁月琪
苍白的墙壁渗出冰冷的寒,耳畔传来病房里的阵阵咳声,脸颊上的口罩勒痕还未淡去,频繁消毒的双手却又添了几道皲裂的伤,防护服的重量让我的步伐愈加艰难,透过水雾模糊的护目镜,我望向悬挂在走廊上的表,深夜已至,早就过了换岗的时间,连续七个小时的工作仿佛已经到了极限,但我的心底却涌出一点点骄傲——与初来时相比,已是进步了不少。
穿过三道隔离门,终于走出了隔离区,我小心翼翼的脱下防护服,到清洁区消毒洗澡。冬日将尽,寒意不减,走在武汉的街头,踏上返回酒店的路,夜深行人稀少,虽然困倦乏累,但寒风袭面催人清醒,远处闪烁的红灯和身着制服的巡逻警察,在我的心头添上一抹浓重的安全感。
我在心里默念着明天几号患者还需要下新的医嘱,几床病人的呼吸机要随时调试备用,还有哪些病人需要继续留院观察……不知不觉间,困乏的眼波流转,抚过清冽的寒风,掠过清癯的枝干,落在无垠的夜幕中。“星辰夜幕日悠悠”,来前线支援已经过去六天了,这还是我第一次停下来静静地欣赏武汉的夜晚。这座美丽的城市曾经以樱花闻名天下,每到花开的季节,暗香浮动,枝影横斜间洋溢着的芬芳,又染香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时光。
然而谁能想到,我与它却是以这样的方式初见。
驻足街头,举目望去,月光皎皎,夜凉如洗,整个夜空就像一匹镶满钻石的黑色布料,斑斓精致,倒映在我疲惫的眸中。一轮明月两地心,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临走时和父母匆匆道别的情景,还记得回家整理行李,不忍细看母亲担忧的眼,还有父亲紧蹙的眉,“你还小,我们怎么能放心,让别人去不好吗”,我无言,把最后几件衣服塞进行李箱,“爸妈你们别担心,我一定平安回来。”
到达武汉的第一天,机场里黑压压的人群,拖着行李箱,戴着口罩的我们互相问好,山东、四川、广东、吉林……从不同处来,却到同处去。右手握拳举过头顶,我们庄严的宣誓,铿锵坚定,内心澎湃,眼泪终于在看到母亲发来的微信时夺眶而出,“囡囡,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妈妈支持你,你爸说等你回来亲自下厨给你做爱吃的炒饭。”
唇干口燥,喉咙干涩的不适感把我的思绪从过去拉回到眼前的茫茫夜色。已经两天没有和家里联系了,我从兜里拿出手机,想和他们打电话道一声平安,但转念一想不知这个时辰他们是否已经睡下了,也不知他们会不会听出我沙哑的嗓音反而平白担心。
其实我无比清楚,支援一线的我们绝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在呼吸科工作两年有余的我,比任何时候都镇静,也比任何时候都坚定,那种“我可以”的信念感,那种从内心深处响起的声音,就像海岛上的冲锋号,让我震撼。明知艰辛,却越是要劈波斩浪,明知危险,却愈是要迎难而上,鲜红的手印不只落在志愿书的纸上,更烙印在心中。
临行前在医院举办的送行仪式上,带队主任逐一拍着我们的肩膀,详细的嘱咐着此行的任务和工作细节。末了,他说:“做医生既要有菩萨的心肠,又要有英雄的肝胆。我们是医生,既已请缨出战,便应一往无前。”既已出列,便应一往无前,这句话让我充满勇气与力量,在一次次处理患者病情的危险关头,回荡在我的耳边,一遍又一遍,把所有恐惧和慌乱消弭无踪。
识人间世,怀医者心,我从未忘记大一初入校园,在迎新广场看到一排排写有建校元老事迹的书签时的那份感动;从未忘记走过图书馆二楼的长廊,观摩石板上雕刻的古代医家画像,了解他们悬壶济世、普救苍生的志向之后的那份崇敬。岁月如驹,九年过去了,我早已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实现了从学生到医生的身份蜕变,但无论走多远,那种精诚为医的风骨都一直在影响着我、鞭策着我。
作家周国平曾说,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虽然我没有像国医大师那样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我可以担起一位医师的职责,在抗击疫情的某处角落里站好自己的一班岗,我相信积水成渊,一点一滴的付出,亦能凝聚成巨流,荧荧之光,亦可汇聚通天之亮。
在过去一周的战斗里,虽然对病人病情的跟进已让我们应接不暇,虽然我们在病房里忙碌得没有时间喝水,虽然我们只能靠写在防护服上的名字辨认彼此,但我们却在每日的查房中不时留意着病人吃的够不够、喝的够不够。我记不清是发生在前天还是大前天,一位躺在病床,症状稍缓的阿婆,睁开眼皮努力向我点头时的模样。我也数不清有多少位患者问过我是从哪个医院来,以及有多少人和我郑重的说过“谢谢”。我总是用力的向他们点点头表示回应,在我的心里,患者病情好转胜过千言万语,因为这是对我能力的最大肯定。
沙场拼敌,是战士与刀枪较量,那举国抗疫,不就是医生与死神过招吗?与危险共舞,仁心和胆量从未缺席。灯火阑珊,风过簌簌,转眼间酒店已出现在面前,冬天就要过去了,春天又怎会迟到,我在心里想着,加快了脚步。
死亡如风,常伴吾身,然勇者无畏。
我心中的英雄
中医学院17级中西医六班
2017123758 丁希冉
风吹过来了,那紫色的,带着血腥和死亡气息的风,带着让人闻则色变,避之不及的瘟疫。
“我说老弟,十七年以前,你就是在这儿铩羽而归的?”风里露出了一双毒蛇一般阴戾的红色眼珠。它的身影隐匿在风中,只有头上那顶闪着紫色光芒的皇冠,仿佛在炫耀它的力量。
“你就不要取笑我了,你当这是什么地方,这可是中国!”一个沙哑充满着恐惧的嗓音响起,“那个老爷子的力量,不是你能小看的。”
“不要拿我跟你相提并论,既然你怕了,就不要在这儿让我看你笑话。”风逐渐散去,皇冠下,是一个类似蝙蝠的生物,血红的眼珠,尖利的獠牙,无一不彰显着它的能力。“让我来瞧瞧,这些人的能力吧!”
它双翅一展,天空瞬间被遮蔽,紫色的飓风再次吹起,瘟疫在这片红色大陆蔓延开来。
瘟疫就像一滴墨水,一点一点浸染着这片纯净世界。随着瘟疫出现的,是恐慌。“潜伏期短,治病性强,无药可治!”人们惊慌地传播着这些毫无根据的话。
“这些重病人,你都转给我。”他整了整袖口,已是耄耋之年的他,眼神坚毅,脚步坚定。他马不停蹄地赶往了飓风首先袭击的地方,武汉。
戴口罩,不扎堆,多消毒,早隔离。这位老人身体力行地教我们怎样抵抗这可怕的瘟疫。他的出现,给这片大陆吃了一颗定心丸;他的出现,也激发了中国人共同抗疫的决心;他的出现,甚至让我们劝说了好久都不戴口罩的长辈们,自觉带上了口罩。
“一包方便面,一瓶矿泉水,我都要做到公开透明。” “我要亲自把这些物资,送到一线工作人员的手里。”她说自己只是一个公益人,什么都不为,甚至捐空了自己的财产。作为军人,她奋不顾身地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明星,她的行为,足以成为追星的人一生的标杆。
可是,在每场战争发生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让人不愉快的声音。那些人,在网上辱骂这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老人,辱骂这位运送物资累倒了自己的军人,身为中国人却没有中国人的自觉。手指在键盘上上下纷飞,“唇枪舌剑”“妙语连珠”,这样肤浅而懦弱的人,被人们冠以了键盘侠的蔑称,虽称为侠,可与那些真正的英雄相比,他们只是尘埃中的一粒。
其实在这战场上,更多的,是那些没有翅膀的天使,他们身穿白衣,手拿手术刀、注射器,放弃回家团聚的机会,零距离与死神进行着战斗,从死神的镰刀下抢夺着每一个生的机会。
他们不是神,却能与死神“兵刃相见”;他们不是超级英雄,却能奋不顾身,齐心抗疫。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真的明星,不需要有多少流量,能够发人深省,成为榜样,才是真的闪光的明星。
他们,只是凡人,是我们心中的凡人英雄。
风渐渐缓和了下来,那双血红的眸子里,一丝恐惧,就像蜿蜒的蚯蚓,从眼底慢慢钻了出来,相信在不久之后,它的头终将会在这红色大陆面前垂下。
“医者心,仁者心,中国心,万众一心。这就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