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全育人 >> 正文

山东中医药大学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1-10-22 | 作者: | 阅读次数:

山东中医药大学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 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 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 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 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 精神引向深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 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以开展十项育人工程为抓手,努力构建“内容完善、标 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 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开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一) 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以新思政观引领改革,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建 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

    (二) 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激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

    (三)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育人实效。聚焦短板弱项,着力破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直面学校思想政治工 作存在的盲区、断点,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真正把各项工作的重音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切实做足育人大文章,唱响育人最强音,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 更有效度。

    (四) 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党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坚持校内协同,加强校外联动,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加强督导考核,严肃追责问责,把 “软指标”变成“硬约束”。

    三、主要任务

    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 “十大”育人 体系。

    (一) 推进课程育人

    1.发挥 “思政课程”作用。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教育方式创新,加大思政课教师引育和思政课内容建设。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将领导干部上讲台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具体教育教学活动。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打造中医药院校特色思政课。责任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研究生处)

    2.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贯彻落实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 要求,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纳入专业课教材讲义内容和教学大纲,作为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培 育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名师,推广“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比赛。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健全课程育人管理、运行体制,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考核的重要评价内容。(责任部门: 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研究生处)

    (二)加强科研育人

    3.优化科研管理制度设计。明确科研育人功能,改进科研环节和程序,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组建科研团队的底线要求。建立教研一体、学研相济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落实《山东中医药大学优秀本科生“三进”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加大科研平台对学生的开放力度,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教师项目、早进科研团队,鼓励教师将学科前沿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完善科研评价标准,改进学术评价方法,探索将人才培养贡献纳入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责任部门:科研处、实验室管理处)

    4.强化学术诚信体系建设。构建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落实《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术规范》(校科字〔2020〕4 号)《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校研字〔2010〕6 号) ,定期开展学术不端自查,治理遏制各种学术不端和科研失信不良倾向。深入推进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 传教育,通过开展 “学术诚信宣传教育月”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教育引导师生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责任部门:科研处、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处)

    5.加强创新平台与团队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搭建师生科研交流互动舞台,培养师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培育支持计划,制定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工作方案, 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和科研训练,及时掌握科技前沿动态,培养集体攻关、联合攻坚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大力培 育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培养选树一批科研育人示范项目、示范团队。加大学术名家、优秀学术团队先进事迹的宣传教育力度。(责任部门:科研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处、实验室管理处)

    (三) 推动实践育人

    6.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载体有机融合,形成实践育人统筹推进工作格局。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适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基地。(责任部门:教务处、团委、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处)

    7.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开发《大学生就业指导》 《创业基础》 《创新创业教育》 等专门课程,健全课程体系。打造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创业孵化、以赛促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全流程服务平台。持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计划”,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类社团,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完善支持机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一引”“双融”“三 协同”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中医药双创人才。(责任部门: 招生就业处、研究生处、实验室管理处、团委、教务处)

    8.打造实践育人精品项目。深入开展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传统项目。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多种形式义诊服务,培育精品社会实践项目,加大项目支持力度。 探索开展师生志愿服务评价认证工作,增强 “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发挥实践育人示范作用。(责任部门:团委)

    (四) 推进文化育人

    9.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育人全过程。开展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文化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元素,引导师生坚定“四个自信”。培育、选树和宣传一批学习励志、实践奉献、参军报国、诚信友善、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责任部门:党委宣传部、学 生工作处、团委、研究生处)

    10.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倡导 “全民阅读”提升师生文献素养,营造书香校园。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国学达人” 挑战赛、经典文化诵读等活动。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点文化设施,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组织师生赴党性教育基地接受革命文化教育,开展“青春与信仰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责任部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图书馆)

    11.大力繁荣校园文化。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有年度工作实施计划和重要项目。建设美丽校园,实现校园水、园、林、路、馆建设达到使用、审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厚植文化根基。鼓 励原创文化,支持师生原创歌曲、舞蹈、影音等文艺精品,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研究生科技文化月等活动,支持社团活动,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地。(责任部门:党委宣传部、中医文 献与文化研究院、学生工作处、团委、研究生处、后勤管理处、基建处)

    (五) 创新网络育人

    12.健全网络教育机制。统筹谋划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网络评论、网络研究等方面的建设工作,提高师生学网、懂网、用网能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打造信息发布、工作交流和资源共享新平台,激发网络育人活力。制定网络文明 建设相关制度,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引导师生增强网络 安全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养成文明网络生活方式。(责任部门: 网络信息中心、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处)

    13.重视网络平台建设。建设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推进学校门户网站、专题网站、学术网站等平台的协同与融合。加强智 慧课堂建设和线上教育教学资源融合,开发在线慕课、微课,建设名师名家网络示范课,丰富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积极组织参与“大学生网络文化节”“高校网络育人优秀作品推选展示”等网络文化建设活动,打造一批网络精品项目,丰富正面舆论供给。(责任部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网络信息中心、团委)

    14.建立网络成果评价体系。制定网络文化成果评价认证办法,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作为师生评奖评优依据。培育网络力量,制定网络名师培育计划,动员引导广大教师重视网络文明、参与网络育人,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网络工作队伍。(责任部门:科研处、人事处、网络信息中心、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

    (六) 促进心理育人                                  

    15.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知识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 课程,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开展宣传活动,举办“5·25”大 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微信公众号、APP 等平台,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强化咨询服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水平,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 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责任部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

    16.加强预防干预体系建设。开展新生入校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畅通心理危机转接通道,完善转介诊疗机制,提高心理危机干预与应急处置能力。开展辅导员、学生心理委员培训和指导,提升队伍育人水平和能力。(责任部门: 学生工作处)

    (七) 强化管理育人

    17.健全依法治校及管理育人制度体系。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制(修)订完善学校教育规章制度,保障师生员工合法权益。遵守大学章程, 完善校规校纪,健全自律公约,研究梳理高校各管理岗位的育人元素,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路径,丰富完善不同岗位、不同群体公约体系,引导师生培育自觉、强化自律。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培养锻造坚持“四个相统一”的师资队伍。(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党委组织部、人事处、党委宣传部)

    18.完善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按照好干部标准,选好配强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制定管理干部培训规划,提高各类管理干部育人能力。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严把教师聘用、人才引进政治考核关,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健全 师德考核制度,贯彻落实到位。依法依规加大对各类违反师德和 学术不端行为查处力度,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加强经费使 用管理,科学编制经费预算,确保教育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把育人功能发挥纳入管理岗位考核评价范围,作为评奖评优条件。 培育一批 “管理育人示范岗”,引导管理干部用良好的管理模式 和管理行为影响和培养学生。(责任部门: 党委组织部、人事处、 党委宣传部、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财务处)

    (八) 深化服务育人

    19.明确服务目标责任。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研究梳理各类服务岗位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强化育人要求,明确育人职能,在聘用、培训、考核等各环节制定育人工作职责要求。加强监督考核,落实服务目标责任制,把服务质量和育人效果作为评价服务岗位效能的依据和标准。选树一批服务育人先进典型模范,培育一批高校“服务育人示范岗”。(责任部门:人事处、后勤 管理处、保卫处、图书馆)

    20.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在后勤保障服务中,持续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建设绿色校园,实施后勤员工素质提升计划,切实提高后勤保障水平和服务育人能力。在图书资料服务中,建设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和服务体系,优化服务空间,注重用户体验,提高馆藏利用率和服务效率,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引导师生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信息安全。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制订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开展传染病预防、安全应急与急救等专题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师生公共卫生意识和卫生行为习惯。在安全保卫服务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全面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安保效能,培养师生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责任部门: 后勤管理处、图书馆、保卫处)

    (九) 推进资助育人

    21.完善资助工作体系。加强资助工作顶层设计,建立资助管理规范,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构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全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采用家访、大数据分析和谈心谈话等方式,合理确定认定标准,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施动态管理。(责任部门: 学生工作处、研究生 处)

    22.提升资助育人质量。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积极推选展示资助育人优秀案例和先进人物。(责任部门: 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处)

    23.开展资助教育活动。在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培养学生 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在国家助学金申请发放环节,深入开展励 志教育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意识。在国家 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培养 学生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契约精神。在勤工助学活动开展 环节,着力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进取精神。在基层就 业、应征入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工作环节中,培育学生树立正 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责任部门: 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处)

    (十) 优化组织育人

    24.发挥党组织的育人保障功能。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院(系) 党组织政治 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 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 “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培育建设一批先进基层 党组织,培养选树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创建网 上党建园地,推选展示党的建设优秀工作案例。(责任部门党委组织部)

    25.发挥群团组织的育人纽带功能。推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团组织创新组织动员、引领教育的载体与形式,更好地代表师生、团结师生、服务师生,支持各类师生社团 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室、学术梯队、班级、宿舍在师生成长中的凝聚、引导、服务作用。 培育建设一批文明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责任部门: 工会、团委)

    四、实施保障

    (一)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知识体系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与综合,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制度体系和制度落实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校各项事业发 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贯穿到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全过程和学 科建设全方位。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 交流等工作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实现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每年开展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建立健全校领导联系师生、讲思政课及听思政课制度。

    (二) 创新实施体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相结合的实施体系为根本,形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优化顶层设计,贯彻落实《中共山东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 案》(校党字〔2017〕85 号)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系列规章制度。发挥引领作用,中医学院作为教育部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要形成示范品牌,凝练典型经验,发挥带动和辐射效应。创新工作平台,通过开展“课程思政”专项研究、网络新媒体育人载体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文明校园建设等工作平台,切实将“十大育人”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实到每一名教职员工。

    (三) 加大保障力度。切实推动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政策要求和量化指标落地,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核定落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务工作干部的编制及待遇。加大思政工作队伍培养培训力度,有计划的组织各类培训,支持思政工作队伍结合工作开展研究,推动理论 创新和实践探索,培育一批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将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表彰奖励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 励体系。按照政策与经费并重的多元化支持原则,加大学校各项育人项目的经费投入,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工作体系,确保政 策及经费保障落实到位。

    (四) 强化责任落实。各部门、单位要认真落实好相关任务,要根据职责分工主动协同推进,各学院要积极配合,合力推动“三全育人”工作整体实施。要围绕实施方案,对照“十大育人”体系建设,结合育人实际,将方案实施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出台具体制度、拿出具体举措、设立具体项目,并明确任务责任书、实施路线图、完成时间表和主要责任人,确保“三全育人”工作落地生根、抓细抓实。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督导考核,把“三全育人”工作作为各级党组织、各单位和领导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党的纪律监督范围,切实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