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骁毅:带着“手艺”求学的新中医追梦人
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初中时便能熟读《伤寒杂病论》《明堂针灸图》等中医经典,17岁就能精准找到穴位给家人针灸……8月24日,我校中医学院中医专业2022级新生刘骁毅带着不少中医学“手艺”来学校报到,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卫视等多家省级媒体也对这位刚满18周岁的新中医追梦人做了采访报道。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熏陶,刘骁毅从小便立志成为一名中医。在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刘骁毅一共填了24个志愿,全部是中医类专业,其中前10个都是中医药大学。如今,她如愿考入我校攻读中医专业,刘骁毅知道,自己离梦想更近了。
初闻艾草香,寻味中医药刘骁毅的外祖父行医六十年,擅长各种疑难杂症,以一带多让家人共同参与到中医传承事业中。她的妈妈、姨妈、舅舅也都从事中医行业。刘骁毅童年的记忆里,氤氲着艾草的清香。
幼时的刘骁毅经常感冒,甚至得了过敏性鼻炎,吃西药后病情容易反复。但在她五岁那年,初次接受了外祖父中医疗法的医治后,身体日渐好转,并最终得以痊愈。与此同时,这场属于她和中医的奇妙邂逅也随着艾草馨香的弥漫,在银针闪耀的光影中铺展开来。
刘骁毅的家庭内部中医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在她的记忆里,母亲和外祖父总是步履匆匆,彼时的她只能紧紧地跟在他们身后,细细观摩着母亲与外祖父为患者进行中医诊疗。“患者愁眉苦脸地来了,开开心心地走了”,刘骁毅虽不知其中蕴含着的方剂药理,脑海中却留下了中医古朴神秘的初印象。“我觉得妈妈在做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她在母亲的诊所里细嗅着各种中药沁人心脾、淡雅迷人的香气,走过了自己的童年,对未来逐渐有了清楚的规划。
外祖父家中,亲戚好友们常常齐聚一堂,刘骁毅便会在旁边静静聆听着他们的交流。最近频繁出现的病症有什么效果较好的疗法、行针时角度力度的运用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拟方时药物配伍用量有什么新的体会……都在这时一一描绘出来。沐浴在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之中,激发出了她对于中医学习的极大兴趣。读初中时,刘骁毅逐渐开始接触中医的古典书籍———《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摘取其中最感兴趣的片段进行阅读,同自己临床跟诊时的所见所感结合起来,进一步在自己脑海中形成中医文化体系。不知不觉中,这颗名为“中医”的种子早已在她心中悄然落下,并开始生根发芽,崭露头角。银针凭妙手,探索中医路家中浓厚的中医氛围是刘骁毅中医梦的一剂催化剂。沐浴在这样的环境下,刘骁毅见证着患者被疗愈后源自内心的真情反馈,也不断洗礼着她的内心。
刘骁毅的家中悬挂着一副巨大的十字绣,缤纷秀丽。而这出自一位79岁的退休老干部之手,针线间交织着他对刘骁毅家人诚挚的感激。一位痊愈的退役老兵亲笔写下一封隶书:“银针香艾排邪恶拔罐按摩显神威,手到病祛安康保服务如村胜亲人”,字里行间满是着对高明医术的称颂与敬佩。透过这些,刘骁毅明了患者身受恶疾的痛苦与重获新生的希望,逐渐坚定了自己传承中医文化的使命,那颗传承中医的种子在刘骁毅的心里发芽,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
随着中医临床经验的累积,刘骁毅在姥爷的诊所生活学习时,除了观看学习施针的手法,更悟到了中医人的“形神合一”。刘骁毅说,针灸是一个体内注入阳气的过程,施行针刺治疗时,医者只有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屏气凝神实施针法,才能真正达到效果。高中时,由于长期伏案学习、压力过大,刘骁毅的同学中偶尔会出现头晕头痛的情况,严重者还患上了颈椎病。刘骁毅的姥爷就会用“包围疗法”为同学们针灸,很快疼痛就能减轻很多,经过几次治疗,颈椎病患者的“富贵包”也会消失。亲自见证针灸奇效,同学们对中医疗法赞不绝口,这也更坚定了刘骁毅学习中医、传承中医的信念。
在不断地专业学习和历练中,刘骁毅用心灵感知鹊华风采,凭双手实践中医疗法。现在,无论是穴位的位置、深浅、角度,她都能熟记于心,娓娓道来。为了切身体会针灸的效果,除了让母亲给施针,刘骁毅也经常为自己和家人扎针,手法也越来越娴熟。“家人们的支持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鼓励”,怀揣着亲人对自己的殷切期盼,刘骁毅更坚定了自己的步伐,向着梦想中的中医药学府迈去。初心坚如磐,逐梦追光时“侠之小者,为友为邻;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谈及自己为何要跨入中医之途时,刘骁毅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鸿鹄之志:要怀医者仁心倾力救治患者,并把传统国医技术传承下去。
今年高考,刘骁毅考了554分,填报志愿时尽管可选择的专业并不算少,但她目标很明确:除了中医,她没有考虑过其他专业。“可以填96个志愿,但我只填了24个,24个志愿都是中医类的专业,而且前10个志愿填的都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专业,我知道肯定能被录取的。”这样的选择,让很多同学不理解:学医是个很苦很漫长的事情,一个女生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自己”?要好的同学会劝她:你的性格不适合学医,更适合做老师或者律师。但刘骁毅一直坚信,自己最适合的,还是学习中医。家人也很支持她的选择:学习中医是一件对他人、也是对自己非常有意义的事。让刘骁毅很欣慰的是,她最终被我校中医学专业录取。
开学已过去一个月,刘骁毅坦言被山中医浓郁的中医药文化学习氛围深深感染:“在教学楼前,小亭子旁,中兴湖畔,到处都能看到师哥师姐、同学们诵读经典的身影,沉浸式的学习给人一种向上的正能量感,我也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谈及专业学习的感受,刘骁毅则表示,系统的理论学习仿佛打开了她的“任督二脉”:“以前我跟着家人学习诊疗,更多的是临床经验,知道怎么做,但欠缺理论知识。现在上专业课学习理论知识,很快就能联想到临床上的表现以及诊治办法,感觉理论和实践一下子融会贯通起来,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刘骁毅平时没课时,也会跟母亲开视频讨论专业问题。“前两天,妈妈说通过扎穴位、助推气机上升的方法,帮一位有漏尿困扰的爷爷治好了病。针灸的穴位分别是气海穴、关元穴、三阴交、中极四个穴位。我突然就想起专业课上学的‘上病下治,下病上治’,跟妈妈用的治疗办法不谋而合。”刘骁毅欣喜地发现,她越来越像“知行合一”的中医追梦人。
谈及未来,刘骁毅表示,作为家族中医传承的第三代子孙,她明白这注定是繁华与荆棘并存的漫漫中医路,希望自己能在这里走得踏实、走得坚定。她期冀在未来用精湛的医术将中医的种子播撒到希望的土壤,为患者治病,为未来的年轻人传授中医文化知识,把传统国医技术传承下去。“希望在十年二十年以后,回头看时我还在坚持我的初心,还在传承这门技术”。
“岐黄传薪火,悬壶济苍生。”薪火相传,传承的不仅是中医知识,更是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炽热的真诚。久蕴岐黄文化的山中医将会成为刘骁毅中医梦想的殿堂,愿她能如名字寓意那般,骁勇善战,勇敢坚毅,化作星空中的点点光影,荡漾着历史长河的余波,承岐黄薪火,扬中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