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正文

医源工程|我的临导制故事—图片纪实(二)

发布时间:2025-03-30 | 作者: | 阅读次数:

医源工程|我的临导制故事—图片纪实(二)

寒假期间,我院“本科生临床导师制”跟师活动顺利完成,同学们深入临床一线,在躬身实践中收获成长。

医源贯通工程为“五源三导”体系的核心环节,而临导制活动则是该工程的重要体现。活动联合省内120余家医院,选聘1500余名专家担任导师,构建了“教学-临床-科研”一体化培养模式。

临导制活动目前已开展四次,本次活动分为图片、征文、视频三个赛道,共收集作品200份,将精选43篇进行连载推送。

在图片赛道的纪实影像中,同学们用图片记录成长:从初入临床的忐忑,到独当一面的从容,每张影像背后都闪耀着蜕变的光芒。让我们透过这些鲜活的画面一起走进同学们的跟师故事,感受他们在临床一线的成长感悟。

中医见习:追光之路,心向岐黄

彭孝宇22级中医学(五年制)(惠民)03班

1月15号,也就是我来高青县中医医院针灸推拿门诊-日间诊疗科室的第三天。这几天我渐渐熟悉了科室主要的工作内容,比如针灸、推拿、艾灸盒灸腰、药包贴敷、脐灸等等。今天在门诊见习时,张大夫正给斜颈的小宝宝推拿按摩。张大夫也是咱山中医的师姐,她待人亲切、医术精湛、热爱学习精益求精,在给小儿推拿时,她教导我咱中医人要勤快勤学,比如小儿斜颈主要是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问题,那么联想一下病因、病机、治法、治愈时间或者方药之类,都可以查阅资料丰富自己,遇到别的疾病也是这个思路揣摩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一定要和实践联系起来,不但中医基础要打牢,西医的知识也要掌握,临床治疗时才不会手足无措。她还让我上手推拿感受小儿推拿。在她的鼓励下我受益匪浅,并且主动尝试参与脐灸、艾灸和出针等,在出针时感受针的运用。下班后我认真查阅资料,做好笔记。向着做一名好中医努力奋斗!

健康守护,爱心同行

宋雨萱23级中医学(五年制)(惠民)01班

此图组为寒假临床导师制期间由指导老师带领参与义诊活动。值此相遇,三冬觉暖。在与来访者的沟通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血压高却不注意控制的患者,和一位迷信保健品拖延病情的患者。在老师对来访者们的耐心劝说下,本人意识到中医深入基层的意义——健康源自于生活,疾病是一点一滴的恶习积累起来的,从源头出发,除病灶甚至是治未病都是事半功倍的。不仅如此,本人还于此次活动中学习了医患沟通的技巧以及简单的诊断治疗技术。这样的活动不仅普及健康知识,更能体现医者的社会责任感。正如此次活动标语所说“冬日暖阳,温暖到家”,把健康带到千家万户,是医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脉动之间:见习中医四诊法的感悟与成长

常锐23级中医学(五年制)04班

老师首先带领我复习了中医四诊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规范,强调了望、闻、问、切四诊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随后,老师邀请我观察他为患者进行望诊的过程。他细致入微地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向我解释每一个细节的含义。我认真记录下老师的讲解,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尽管是晚上,前来就诊的居民依然络绎不绝。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晚间的问诊和切诊。老师教我如何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信息,全面了解病情。在切诊环节,老师耐心地教我如何触摸脉搏,感知脉象的变化。他强调,脉诊是中医诊断的精髓,需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和实践。

通过这次见习,我深刻体会到中医四诊法在实际诊疗中的重要性。每一次脉搏的跳动,都在向医生传递着身体的健康状况。作为学生,我在实践中学习到了如何细致入微地观察患者,感受到了中医服务大众的精神。

这次义诊活动不仅让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免费的中医健康咨询的机会,体现了中医服务大众、回馈社会的精神。每一次患者的微笑和感激,都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有意义。

三九贴柔罐祛咳,稚童推拿启脾和

左敏睿中西医临床医学02班

分享到:0